第13期(总第323期) (4月14日—4月20日)
2025-04-25

《关于全面构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的意见》印发。近日,水利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全面构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、工业节水减排、城镇节水降损“三大领域”制度体系。《意见》明确,要加快完善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,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体系、用水计量监测体系、农业水价政策体系、节水市场制度体系、节水技术及服务体系。要加快完善工业节水减排制度政策,建立健全定额管理体系、精准计量体系、循环利用体系、用水权交易体系、节水产业发展体系。要加快完善城镇节水降损制度政策,建立健全水预算管理体系、水价水资源税管理体系、合同节水管理体系、再生水利用管理体系、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。
《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印发。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《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(2025-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《实施方案》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机组实际情况和区域资源条件的差异,对现役机组、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提出了差异化的碳减排实施标准。《实施方案》不强制要求所有机组实施低碳化改造建设,试点示范明确了度电碳排放强度的量化指标要求,积极推进现役机组实施低碳化改造,且新建机组应重点研究预留低碳化改造条件、鼓励具备条件的同步实施低碳化建设。智能运行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支撑。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应重点聚焦智能控制、智能运维、智能决策等3个评价指标。其中,智能控制要求煤电机组强化负荷调节的自动化性能,提升自动控制的精准度并减少人工干预;智能运维要求提升机组运行智能化水平,强化安全监测、风险预警和寿命管理;智能决策是适应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能力,通过提升机组在市场化运行中的科学决策能力来降本增效。
《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5—2027年)》印发。近日,山东省委、省政府正式印发《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5—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《规划》编制中,注重与国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、“十四五”相关规划、“十五五”规划思路研究递进承接,突出“全面推进、彰显特色、提档升级”,坚持把握四个原则:一是聚焦目标导向,明晰发展定位。锚定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,着眼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,合理设定指标体系,按照“区域协同、带状示范、点上突破”的总体思路,提出优化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格局。二是聚焦短板弱项,加快提档升级。深刻剖析城乡融合、农民增收、人居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不足,将提档升级贯穿《规划》始终,确保实现新的突破。三是聚焦特色优势,塑造过硬样板。立足农业大省、产业化强省等基础优势,深入总结山东特色模式路径,丰富完善齐鲁样板的内涵特征,谋划实施五个振兴“组合拳”,力争通过几年努力,使齐鲁样板更具榜样性、示范性、原创性。四是聚焦政策创新,确保规划落地。创新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,着力破解资金、用地、人才等要素瓶颈,同步配套7个重大工程、56项具体行动,作为保障《规划》落地的有力抓手,已由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牵头部门联合印发。
《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衔接技术指南(试行)》印发。近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《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衔接技术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,进一步提升专项规划深度,规范专项规划成果表达形式,纳入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管理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是指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导约束下,针对特定区域(流域)、特定领域,为体现特定功能,对国土空间开发、保护、利用、修复作出的专门安排,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保护类专项规划和开发类专项规划。保护类专项规划包括自然保护、历史文化保护、防灾减灾等,开发类专项规划包括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矿产资源、产业发展等。《指南》明确了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衔接的通用要求。要统一底图,专项规划用地现状数据使用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,空间矢量数据统一采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 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。要统一标准,专项规划涉及的用地分类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定义和要求;涉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指标的,统计口径应保持一致;项目用地规模测算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土地使用标准的要求。要统一期限,专项规划期限原则上不得超出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期限。要统一平台,专项规划批准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管理。
《关于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》印发。近日,浙江省商务厅等10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共分为三部分,包括促进浙江省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、重点任务和有关要求。方案主要目标为:力争到2027年,新品研发、生产、服务、发布、展示、推广、销售等首发经济体系基本健全,形成以创新为动力、产业升级为导向、融合多元消费场景的首发经济生态圈。全省引进各类首店2000家以上,高能级首店200家以上,其中全国级别及以上首店超20家,孵化浙江本土首发品牌50个以上,引进培育总部型企业20家以上,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企业,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200场以上,推动首发经济产业规模大幅增长。重点任务共四方面16条。
(信息来源: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,水利部官网,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等)